李凤新,男,1969年12月,汉族,硕士研究生,三级教授,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辽宁省朝阳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兼任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训练研究会副理事长,世界华人体育管理学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指导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主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内蒙古体育社会科学主任委员。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草原丝绸之路背景下“那达慕”文化传播及融合的发展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弓马”文化“丝路”传播及国家文化认同的研究》》项目2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体育教育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表论文50余篇,其中发表在体育类C刊13篇,被SCI收录1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4次、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次。承担研究生《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和本科生《运动训练学》等课程教学,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全国高师优秀教练员,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优秀教师。

满喜,男,蒙古族,1978年8月生;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内蒙古体育局亚高原训练监控重点实验室特聘专家。所承担的本科教学有:《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育多媒体与课件制作》等;承担的研究生教学有:《运动生物力学实验》、《体育统计与spss》、《Origin软件操作》等。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内蒙古教育厅社科项目1项,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8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三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编著2部。多次参加国际生物力学及中国运动生物力学会议。曾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五、六、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2016-2017年度爱岗敬业先进个人,2021-2022年度优秀教师。

徐慧颖,女,出生于1976年11月,汉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理论教研室主任,籍贯:辽宁昌图,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主要从事研究生、本科生《学校体育学》《现代体育教学模式案例分析》《体育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学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游戏》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领域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学,民族传统体育方面,主编教材《中学体育教学设计》,参与编著《现代网球技战术教学与训练研究》一书。以第一作者先后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文章《体教融合背景下案例式教学纳入<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研究与探索》入选第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主持内蒙古体育局社会科学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多项课题。2019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爱岗敬业先进个人,多次获得校级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训及技能展示活动,指导学生获得教学实践比赛一等奖。

特木其勒图,男,出生年月:1965年2月,民族:蒙古族。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高级实验师,籍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毕业院校:1985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教育专业。
工作情况:1985年8月到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系运动生理学实验室工作,为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专业专职实验员,曾于1992~1999学年度及2006~2007学年度兼任体育学院教学秘书工作;
科研情况:主持省级、校级课题各1项,参与部级、省厅级课题约20项;自2000年起多次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参编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专题研究著作5部,共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核心一篇。
获奖情况:获得省部级、校级学术奖励及先进工作者称号等8项。

张桂忠,性别:男,出生年月:1975年7月,民族:汉族,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毕业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工作、科研、获奖情况:1997年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参加工作至今。现承担本科生运动生理学课程,研究生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科学监控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07年获学校第六届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参加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曾获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励。

孟欣欣,1979年出生,女,达斡尔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副教授,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博士,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主讲课程有体育原理、体育课程导论、体育社会学等。以第一作者先后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主持省级、厅级科学研究项目6项,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1项,参编教材2部,出版学术专著3部。曾获云南省教学技术能手、五一巾帼标兵等省级称号。

张晓英,女,籍贯:内蒙古,1977年10月生,汉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从事运动损伤、体适能及运动处方等课程教学及相关研究。国家中级运动处方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公共理论培训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并主持多项省级、校级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

路生,女,蒙古族,1966年6月22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副教授,1984年参加工作,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师。

孟克满都胡,男,1976年1月出生,蒙古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2011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现任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主任。2002年7月至今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学、运动康复学等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9篇。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及校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11项。参编教材1部;以主编和副主编身份出版学术编著4部。曾获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优秀裁判员,曾获内蒙古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4次,中共内蒙古师范大学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师范大学“爱岗敬业”先进个人奖,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好家庭”称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邵国华,性别:男,出生年月:1979年10月,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籍贯:内蒙古赤峰人,毕业院校:武汉体育学院,工作情况:主要从事体育心理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等课程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科研情况: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累计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主持厅局级和校级课题10余项,获奖情况:曾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届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张振华,男,生于1981年3月,汉族,河北省保定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硕博阶段分别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来院参加工作,讲授本科生《体育史》《太极拳》及研究生《民族传统体育史》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史,获批省部级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0余篇。

郑松玲,女,蒙古族,1978年1月生,理学硕士,副教授。承担《体育统计》、《体育科研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等课程。曾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校级课题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体育统计学学术会议,并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协会二等奖2次、内蒙古体育教学训练年会一等奖2次。曾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八届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曾获2014及2017年度优秀班主任。

萨如拉,女,1987年11月生,蒙古族。博士研究生学历,日本千叶大学理学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实验中心负责人,副主任。
2018年11月到至今就职于体育学院。在分子水平上探究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分子检测,观察运动对脂质、代谢物、转录组,蛋白质的影响,探索运动有益健康的分子基础。主要研究包括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疲劳和运动减肥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运动与健康相关分子水平领域。论文发表在《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20年SCI影响因子3.575,中科院分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Q3),《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2021年SCI影响因子4.927,JCR分区Q2)。及《International Sport Science Conference》等国际学术会议论文5篇。主持及参与课题11项,其中主持厅局项目2项,人才引进项目1项,参与日本国家课题4项,参与自治区省部级厅级校级课题多项。

格日乐图;性别;男;出生年月:1982年8月;民族:蒙古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籍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毕业院校:东北师范大学;工作情况:2007.8至2014年5月工作于吉林省长春工程学院体育部,2014年6月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工作;科研情况: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各类研究项目5项,编写著作2部;获奖: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八、九、十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获欢乐草原健康内蒙古第十二届全区全民健身运动会获哈日靶项目优秀裁判员;获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大学生第四届哈日靶射箭比赛,优秀教练;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作为射箭教练员带领我校射箭运动员多次获全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锦标赛冠军;作为教练员带领我院学生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获三等奖。

齐晓丹,性别:女,出生年月:1983年10月,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职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任,籍贯:内蒙古包头,毕业院校:沈阳体育学院,工作情况:参加工作以来主讲《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市场营销》、《中学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社区体育》等课程,课程涵盖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三个专业。科研情况:发表论文数篇,其中《浅议平衡积分卡在内蒙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等文章入选第十一届、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著有《体育竞赛理论与实践研究》(2017年吉林大学出版社)参与多项课题研究等。

白玉成,性别:男,出生年月:1977年2月,民族:蒙古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籍贯:内蒙古通辽市,毕业院校:内蒙古医科大学,工作情况:优秀班主任,科研情况:《CAI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陈永红,男,蒙古族,1976年10月出生,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人。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就读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士学位, 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就读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土学位研究生毕业并留校现任理论教研室任教。所承担《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概论》、《体育教学设计》、《中学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体育教材教法》、《体育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等课程。近几年在科研有《蒙古搏克服饰文化的内涵》、《探析蒙古搏克服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与优化分析》、《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育的相关思考》、《提升大学生体质视角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中游戏化教学的实施路径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等编写论文,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机制研究》。荣获内蒙古师范大学2022年度“优秀班主任”称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八届和第十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奖,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羽毛球比赛本科校园组优秀教练员称号及男女单打第三和第八名,男子双打第五和第七名、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第五和第六名成绩,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本科校园组优秀教练员称号及女子团体获得冠军、女子双打第二和第三名、男子双打第六名、男子单打第三名、女子单打第四、第七和第八名优异成绩。

图文:教研室老师 编辑:杨树波 初审:杨树波 复审:李凤新 终审:韩武 李凤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