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学院概况师资队伍 → 正文
阅读新闻

体育学院副教授师资队伍介绍

[日期:2025-03-13 ]

张磊, 男,汉族,1975年生,乌兰浩特市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级田径裁判员。现任体育学院党委宣传委员,体育学院副院长。

1991年入选内蒙古体育工作第二大队(现田径与水上运动管理中心);1996年考入天津体育学院就读运动训练专业;2000年入职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径教研室教师,兼任田径教练。在执教近二十年里,多次获得全国比赛和自治区比赛好成绩,为自治区和学校争得荣誉,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练员。

2008年获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主讲课程田径普修、田径专修、体能训练与指导、专项训练实践与指导等。

曾两次荣获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一次二等奖。2009年考取国家级田径裁判员,经培训入选国家田径技术官员库成员名单。2021年国家调选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田赛裁判员。多次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赛事总管、赛事总管助理、技术代表和技术官员等工作。

王学东,男,1973年10月出生,籍贯:河北省承德市,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目前任职岗位羽毛球教师兼任校田径队教练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曾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第二届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所带学生获得十一项全区大运会冠军。

徐慧颖,女,出生于1976年11月,汉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理论教研室主任,籍贯:辽宁昌图,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主要从事研究生、本科生《学校体育学》《现代体育教学模式案例分析》《体育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学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游戏》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领域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学,民族传统体育方面,主编教材《中学体育教学设计》,参与编著《现代网球技战术教学与训练研究》一书。以第一作者先后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文章《体教融合背景下案例式教学纳入<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研究与探索》入选第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主持内蒙古体育局社会科学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多项课题。2019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爱岗敬业先进个人,多次获得校级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训及技能展示活动,指导学生获得教学实践比赛一等奖。

特木其勒图,男,出生年月:1965年2月,民族:蒙古族。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高级实验师,籍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毕业院校:1985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教育专业

工作情况:1985年8月到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系运动生理学实验室工作,为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专业专职实验员,曾于1992~1999学年度及2006~2007学年度兼任体育学院教学秘书工作;

科研情况:主持省级、校级课题各1项,参与部级、省厅级课题约20项;自2000年起多次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参编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专题研究著作5部,共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核心一篇。

获奖情况:获得省部级、校级学术奖励及先进工作者称号等8项。

冯建英,女,汉族,1967年出生,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副教授。1981年7月特招到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竟技体校上学。1987年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系,1991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教至今。2006年评为副教授。自工作以来承担公共体育课健美操教学。工作期间在科研、教学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绩和收获。主持并参与省级、厅局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并出版专著一部以及参与多部著作的编写工作,多年来参与国家体育总局及自治区举办的全国、全区大型比赛的裁判工作,并多次获得优秀裁判员荣誉称号。

于玲玲,女,1974年4月生,汉族,教育学硕士,副教授,赤峰人;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高访学者。中国健身气功八段、中国健身气功科学健身指导专家库高层次人才、国家级裁判、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内蒙古高校优秀教师,内蒙古全民健身智库专家。现任世界太极科学联合会副秘书长;内蒙古健身气功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会员。

长期从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主讲《健身气功》、《中华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健身气功一流本科课程、体育养生教学工坊负责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主持自治区规划课题、人文社科重点等课题12项,参与20项;科报会获奖论文19篇,编著教材4部,著作1部;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4项、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全国健身气功个人五禽戏冠军、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全国体育大会、健身气功竞赛功法、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锦标赛团体、个人冠亚季军、二等奖、三等奖等成绩20余项;受聘执教内蒙古自治区健身气功代表队,获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团体冠军,第14届全运会二等奖,个人赛冠亚军成绩。

长期从事健身气功和社会体育健身指导等社会工作,受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委派多次担任全国健身气功师资培训、内蒙古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裁判员认证培训等主讲教师。随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赴海外推广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参与编写《健身气功教学指导教程》和《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评审;担任2022年北京冬奥运“迎冬奥 向未来”国际健身气功风采展评审。以专家身份协助自治区社会体育服务中心、内蒙古健身气功协会深入全区各盟市指导培训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5千余人次;多年担任国际、国内、区内健身气功竞赛裁判、裁判长工作,选调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3届、14届运动会裁判,担任全国健身气功竞赛功法交流赛、站点联赛、高校锦标赛、15届全运会预赛、首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健身气功比赛等裁判长工作。


张桂忠,性别:男,出生年月:1975年7月,民族:汉族,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毕业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工作、科研、获奖情况:1997年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参加工作至今。现承担本科生运动生理学课程,研究生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科学监控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07年获学校第六届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参加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曾获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励。

包克,男,1967年7月出生,副教授,籍贯:呼和浩特市,北京体育大学毕业,获奖: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男子单打亚军。

袁晋,男,1973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学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籍贯:山西朔州。1996年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系,2012年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工作至今近30年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教学方面:主讲本科生《体操普修(一)、(二)》、硕士研究生《体育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和《羽毛球》课程。行政方面:2006—2023期间曾任竞训部主任和体操教研室主任,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自2006年以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篇,参编《高职高专体育与健康》公共体育课教材1部,主持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等科研项目共计10项。曾荣获学校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二等奖”;首届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体操普修(一)、(二)》课程于2008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21年被认定为首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020—2021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布仁巴图 ,男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田径国家级裁判、自行车国家级 裁判、国际田联高级教练员、中国田 径协会 D 级教练员讲师、中国学生体 育联合会自行车分会竞赛委员会主任、中国自行车协会裁判委员会裁判员。

研究方向: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自行车运动训练与发展、体育法学等主持内蒙古教育厅、内蒙古体育局课 题 8 项、参与国家级课题 3 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 1 部、出版教材 3 部、专著 2 部。主讲课程:本科生田径普修、田径专修、运动训练专业专项训练短跑、跨栏、 跳高等项目主讲教师。曾任 2017 年亚洲大学生自行车锦标赛国家队教练,2018 年、2024 年世界大学 生自行车锦标赛国家队教练,现任中国大学生自行车队国家队主教练,内蒙古师  范大学田径队短跨队主教练;所带田径队队员多次获得全区大学生田径比赛冠军  和全国比赛冠军, 自行车队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和国际比赛冠军,2024 年获得世  界大学生自行车锦标赛山地赛第 4 名和公路赛第 5 名。多次担任全运会、青运会、 学青会、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执裁工作。

孙晓剑,男,汉族,197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参加工作时间2001年7月,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教师,研究生导师。曾三次在学校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三次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荣获自治区级“优秀体育教师”称号。

孟欣欣,1979年出生,女,达斡尔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副教授,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博士,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主讲课程有体育原理、体育课程导论、体育社会学等。以第一作者先后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主持省级、厅级科学研究项目6项,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1项,参编教材2部,出版学术专著3部。曾获云南省教学技术能手、五一巾帼标兵等省级称号。

张晓英,女,籍贯:内蒙古,1977年10月生,汉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从事运动损伤、体适能及运动处方等课程教学及相关研究。国家中级运动处方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公共理论培训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并主持多项省级、校级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

李文厚,性别:男,出生年月:1981年9月,民族:回族,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职务:教研室主任,籍贯:呼和浩特,毕业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

工作情况:担任本科公共体育轮滑、武术、网球教学工作,本科校园组武术套路训练工作,以及研究生指导工作。

科研情况: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课题两项,校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与自治区级和校级课题十三项,编写关于轮滑和武术方面的著作三部,教材一部。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核心论文1篇,省级期刊发表论文7篇

获奖情况:

2019年评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爱岗敬业先进个人”。2020年评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我最喜爱教师”。

2024年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个人三等奖。

2019带队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获得本科组女子太极剑第一名,女子太极拳第三名。

2023年带队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获得本科组女子太极剑第一名,男子太极剑第一名,获得女子太极拳第三名,获得男子太极拳第二名,男子枪术第三名。

2024年带队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武术锦标赛获得男子超级组长拳第一名,刀术第一名。

额尔敦朝格图,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式摔跤国家级裁判,1975年3月出生,1998年7月至今一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工作,现任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蒙古族传统体育、搏克传统文化研究,近几年出版《搏克》 ;《搏克传统忌讳研究》等六本专著和教材,立项了《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青少年搏克运动员体质特征的研究》等三项省级课题七项厅级课题,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内蒙古地区搏克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等数篇学术性的论文。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搏克、中国式摔跤、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并承担学校田径投掷项目和摔跤项目的训练工作,在全国大学生中国式摔跤比赛和自治区大学生搏克、中国式摔跤比赛多次获得了冠军。

岑海龙:男,汉族,出生于1979年12月,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2003年7月本科毕业与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2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科研情况:编写著作一部《高校武术教学价值及改革发展研究》编写合著作二部《高校武术文化与技术学练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指导》,教材两部《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发展与实践指导教程》、《高校足球运动理论与实践教程》,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EI一篇,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课题一项,主持校级课题三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获奖情况:在2020年十月份参加自治区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参加全国第十二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参与墙报交流,期间曾多次参加全国学术论文报告会,获一等奖二次,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三次。多次承担全国和自治区体育竞赛裁判工作,被评为优秀裁判员。曾带超级组中长跑队参加全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女子乙组3000米障碍荣获第八名、参加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女子丁组10000米第四名、带队多次参加全区大学生田径比赛,共荣获冠军10余次。

刘凯,男,汉族,1978年11月30日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籍贯天津。2003年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足球国家一级裁判员,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现任体育学院公共体育系主任,党支部书记。2003年工作至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核心论文两篇,中文核心论文发表在体育类专业核心《体育与科学》,两篇论文获得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主持课题四项,参与省部级课题两项。2014年获学校“三育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14年、2018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训练比赛方面多次带队获得自治区大学生足球比赛冠军,其中2008年带队获得“李宁”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北区“第八名”,2010年带队获得中国大学生足球冬训锦标赛“第五名”,2013年带队获得2013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第七名”。

路生,女,蒙古族,1966年6月22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副教授,1984年参加工作,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师。

敖永胜,1982年7月生,蒙古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篮球国家级裁判员,现任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工作情况:承担体育学院篮球专业课教学。历任体育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兼任内蒙古篮球协会裁判员委员会主任。

科研情况:发表论文8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主持或参与自治区级、国家级课题多项。

获奖情况:曾获内蒙古师范大学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内蒙古师范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教学设计创新奖;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爱岗敬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韩再娥,性别:女,出生年月:1975年4月20日,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籍贯:包头,工作情况:任排球普修及排球专项课教师。

赵宝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2004年7月来校任教,至今从事公共体育教学工作。

巩孝臣,性别:男,出生年月:1979年3月,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籍贯:山东,毕业院校:武汉体育学院,工作情况:2003.7~至今,内蒙古师范大学。

张晓明,性别:男,出生年月:1976年5月出生,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职务: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主任,籍贯:呼和浩特市,毕业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

工作情况:199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同年留校任教。现担任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主任、体育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专修、选修课程;运动训练足球专项训练课、羽毛球选修课;公共体育足球、羽毛球、体能课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足球国家级裁判,内蒙古自治区校园足球裁判委会副主任、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教练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校园足球专家组成员;内蒙古自治区体能教练员、亚足联/中国足协B级教练员、欧足联B级教练员、教育部“学转英超”P3-1教练员讲师、内蒙古自治区校园足球裁判委会裁判讲师、内蒙古自治区足球裁判监督、比赛监督、裁判长;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科研情况:

课题:

1、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干课程建设(足球)(内蒙古师范大学立项课题)参与

2、我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组织管理的类型与特色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立项课题)参与

3、体育教学俱乐部理论课网络互动模式的实验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立项课题)参与

4、我国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法律法规构建(国家级立项课题)参与

5、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与探索研究(内师大立项课题)参与

6、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立项课题)主持

7、内蒙古地区“校园足球”教练员培养体系构建的系统研究(自治区教育厅立项课题)参与

8、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自治区体育局立项课题)主持

9、包头市第六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国家级立项课题)参与

10、内蒙古青少年足球教练员人才发展环境研究(自治区体育局立项课题)参与

11、启动内蒙古职业足球参与相关者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及利益分配模型设计研究(自治区体育局立项课题)

12、重庆市健身气功产业化路径研究(重庆市体育局课题)参与

13、休闲及生态旅游新概念下的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健身游憩空间规划研究(重庆市教委立项课题)参与

14、高等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评价信息开发应用数据库研究(教育部课题)参与

15、重庆市地方体育立法现状及发展研究(重庆市教委立项课题)参与

16、我区足球事业改革与发展配套制度建设研究(自治区体育局立项课题)参与

17、内蒙古驻呼高校校园足球文化调查与研究(自治区教育厅立项课题)参与

18、内蒙古高校足球队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立项课题)参与

论文著作:

1、《基于Logistic生长曲线的中国体育人口发展研究》 BioTechnologyAnIndianJournal,Volume10.(第一作者)

2、《全面建设小康时期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趋势》2008年7月出版  《高师体育教育》(第一作者)

3、《浅析城市体育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提升作用》2008年7月出版  《高师体育教育》(第一作者)

4、《试述中学体育教师的说课》2009.10.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一作者)

5、《少年足球科学训练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第35卷(第一作者)

6、《对于我国重大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初探》《体育时空》2017,2A(第一作者)

7、《浅论历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2010(第一作者)

8、《师范体育》《师范体育》全国师范院校统编教材教材(编委)

9、《高校球类运动科学实践与新发展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11.11(主编)

10、《球类运动科学健身的理论与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11(副主编)

11、《篮排足运动文化与锻炼方法演习》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4(副主编)

12、《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性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第9期(总第164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3、《不同地区老年人口健康公平性研究》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4,第30卷,第4期(第一作者)

14、《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当代体育科技》2017,13,第7卷(第一作者)

15、《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关系的探索》;《体育时空》2013,6A(第一作者)

16、《浅析高校体育消费与全民健身的关系》《体育时空》2013,6A(第一作者)

17、《师范体育》《师范体育》全国师范院校统编教材(编委)

18、《构建职业院校体育系统化实践教学的研究》《体育时空》2017,1A(第一作者)

19、《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江文艺》2017.3,06(第一作者)

20、《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俪人》2016年10下(第一作者)

获奖情况:

1、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六届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2、2017年全区高校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总分第一名)

3、第八届全国大运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三等奖

4、第十一届全国高师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两项

5、2007-2012年全区大学生运动会及全区大学生足球锦标赛共获得5次冠军(主教练)

6、2008年李宁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北区第八名(主教练)

7、2011年全国大学生足球锦标赛第五名(主教练)

8、2012年全国大学生女足锦标赛第六名(主教练)

9、2013年全国大学生女足锦标赛第七名(主教练)

10、2007、2010年自治区第11、12届全运会优秀裁判员

11、内师大2009-2010年度“三育人”先进个人

12、第十二届全国高师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13、第十二届全区中运会优秀裁判员2011.4

14、全区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优秀教练员

15、2012全区大学生足球赛优秀教练员

16、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足球工作者

17、2015年“一带一路”国际足球冬令营优秀裁判员;2017年“主席杯”本科超级组优秀裁判员

18、2016、2017、2018、2019年“主席杯”大学本科组优秀教练员

19、内蒙古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度)

兴安,男,蒙古族,197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赤峰阿鲁科尔沁旗人。

2003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0年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学历、2013年获得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博士学位。于2021年9月开始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主要担任体育学院《篮球》课教学工作。

白银桩,男,1974年12月出生,蒙古族,祖籍辽宁省彰武县,研究生学历,副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足球教练员。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并曾在法国马赛大学留学。自1998年起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工作,担任足球教师和教练员,足球课程教学与足球队训练。曾编写《足球教材》,并发表过《中法青少年足球理念比较》和《蒙古马精神与校园足球》等论文。获得过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自治区“优秀体育教师”、校园足球“校级和自治区级特珠贡献奖”、自治区“优秀教练员”以及全国“优秀教练员”等荣誉称号。

张建强,副教授。 1999年毕业留校任教,在锡盟下乡援教1年。在体院担任拳击、散打、跆拳道、脚斗士、游泳、滑冰、轮滑、器械健身、体能训练、太极拳,武术普修、武术专修等12门课程教学。担任班主任工作13年,4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1次三育人先进个人的奖励,4次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2020年获得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技能大赛(本科组)二等奖。2008年开始带队参赛,脚斗士队获得16个全国冠军,为我校获得“脚斗士杰出贡献奖”、“全国脚斗士运动培训基地”,千人脚斗士大赛获得基尼斯之最(576对)。参加全国大学生跆拳道比赛获得3个亚军。全国举重比赛获得15个全国冠军。全国速滑获得第五,全区获第三。全国射箭比赛获得7次男团、女团、混双冠军,6次个人冠军和11个亚军。全区大学生武术比赛获得5个冠军6个亚军。多年来我获得过7次全国优秀教练员,1次全区优秀教练员的称号。同时本人也专研射箭技术,代表我校从2017年获得中国箭王争霸赛第四名开始,2018年获得全国传统弓射箭比赛个人冠军,全国大学生射箭比赛传统弓教工男子组全能冠军, APCC冠军联赛获得个人亚军, ACAC射箭俱乐部比赛获得男子传统弓铜牌。2023年6月28日青海尖扎县2023年第七届“五彩神箭”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暨达顿文化活动,层压弓竹木箭60米三角靶冠军。2023年7月2日青海刚察县,第8届中国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层压弓竹木箭50米122环靶冠军。2023年7月9日石家庄,2023年中国箭王争霸赛(分站赛),男子传统弓个人冠军。在全区、全国散打和拳击项目的裁判,工作了十年。其中担任2届全区全运会武术散打裁判长。多次获得优秀裁判员称号。主持校级课题一项,师大学报发表论文2篇,检索论文3篇,其他期刊论文5篇,多次参与国家级课题。排名第五教材《大学体育与健康综合教程》一部,排名第一著作《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发展与项目实践》一部,排名第五著作《传统武术与健身》一部   一直从事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区体育教师培训的教学工作。本人是武术散打六段,跆拳道黑带三段,传统弓全国冠军、中国体能训练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散打裁判员、拳击国家一级裁判员、健身教练员、水质监测员、红十字会救护员。

孟克满都胡,男,1976年1月出生,蒙古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2011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现任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主任。2002年7月至今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学、运动康复学等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9篇。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及校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11项。参编教材1部;以主编和副主编身份出版学术编著4部。曾获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优秀裁判员,曾获内蒙古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4次,中共内蒙古师范大学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师范大学“爱岗敬业”先进个人奖,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好家庭”称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崔禹科,性别:男,出生年月:1983年6月,民族:蒙古族,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籍贯:河南省禹县,毕业院校: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工作情况:200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教师。主要承担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篮球专修》课程、公共《篮球》必修课教学、校园组男子篮球队训练工作。科研情况: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课题各一项、内蒙古师范大学基础科研项目2项、民族教育课题一项、工坊课题1项,参与其他厅局级课题十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内蒙古社会科学(蒙语版)1篇,国际论文报告会议发表5篇、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2篇。第一作者出版专著一部,主编著作一部,参编出版著作一部。获奖情况:曾获2020年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体育教师(青年组)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张磊,男,汉族,1981年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同年任教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篮球教师。在《中国教育学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文章若干,主持参与了内蒙古体育局课题、内蒙古师范大学课题等多项课题。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男子篮球队(超级组)主教练。历年来获得过的成绩:2015-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篮球锦标赛暨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一级联赛(内蒙古赛区)选拔赛五连冠;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本科超级组)比赛第一名;2016年第十八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西北赛区)第七名;2017年第十九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西北赛区)第五名;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高校组)篮球比赛第一名;2018年第二十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西北赛区)第六名;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男子超级组第一名;2019年第二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一级联赛(西北赛区)第七名;2021年全国大学生篮球比赛(CUBA)西北赛区男子组第六名;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大学组)全国第十二名。

孟亚彪,副教授,呼和浩特人。1976年12月14日出生。1996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同年在包头市第十六中任教至2002年7月。2002年7月至2005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方向攻读硕士学位。2005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毕业至今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教, 2021年晋升副教授。 从教至今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担任足球普修、足球专修、专项训练、足球选修等课程的教学工作。2006年至2017担任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期间认真工作,多次获得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任职以来,钻研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参与了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足球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在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方面:编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1部,担任第二主编;编著《高校体育理论的演变及教学探析》1部,担任第三主编;作为第一副主编,参与编著《足球健身理论诠释与实用性研究》1部。主持内蒙古师范大学校级研究课题2项,院级课题 1项。参与厅局级课题3项;参与校级教学研究课题4项,院级课题 1项。发表正式刊物论文14篇,其中:EI源刊2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省级刊物11篇。

期刊论文:

1.《China Sports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 Analysis Based On AHP》(EI)Bio Technology: An Indian Journal 2014.6

2.《Curve Fitting Factor Analysis-Based School Sports And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ation Research》(EI) Bio Technology: An Indian Journal   2014.11  

3.《初探我国社会转型期体育档案管理工作》 兰台世界(中文核心) 2014.03        

4.《高校足球课程教学新法六式探幽》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0        

5.《掌握足球射门支撑技术环节的途径研究》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4.04

6.《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研究》 体育时空   2017. 06        

7.《高校足球选修课教学的突出问题及改进措施》 当代体育科技 2016.03      

8. 《高校足球专项训练有效性的研究》 当代体育科技 2018.01      

9.《变革视角下大学网球教学新路径探析》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9月

10.《体育教师专业化缘起与发展探析》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5月

11.《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动因探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11月

12.《和谐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2月

13.《当代我国体育课的学习与评价刍议》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6年11月

14.《体育隐性课程及其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素养新挑战》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11年8月

主持:

1.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校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14RWYB27)

2.足球专项训练有效性的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学研究项目)

3.内蒙古高校开展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教育研究课题)

参与:

1.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校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15YBXM54)

2.内蒙古驻呼高校校园足球文化调查与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NJSY17034 )

3.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农村体育工作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 NTS201607)

4.呼和浩特市高校与周边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调查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 NTS201413)

5.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与探索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校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13RWYB17)

6.提升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 (校级教学研究立项 课题编号137243)

7.内蒙古自治区师范大学男子足球队(超级组)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学研究项目)

8.校级精品课程《足球》的开发

《体育学院第三届论文报告会》 优秀论文三等奖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006.10

《第十一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科学报告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协会   2008.07

《2018年全国校园足球文化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   2018.05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信息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信息分会   2018.10

《2019年全国校园足球文化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   2019.06

《自治区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 优秀奖 自治区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2019.08

自治区中学生足球比赛优秀裁判员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2011.06

自治区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优秀工作人员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2012.04

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八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优秀裁判中国高等农业院校体育理事会   2014.08

自治区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优秀裁判员 自治区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2015.07

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优秀裁判员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   2019.07

邵国华,性别:男,出生年月:1979年10月,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籍贯:内蒙古赤峰人,毕业院校:武汉体育学院,工作情况:主要从事体育心理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等课程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科研情况: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累计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主持厅局级和校级课题10余项,获奖情况:曾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届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柴华,女,汉族,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200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同年留校任教。近年来主要讲授《排球》、《羽毛球》、《大学体育》等课程。主持内蒙古高校科研项目、内蒙古“十三五”、“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及校级课题达十项;参编《中学体育教学设计》和《大学体育与健康》两部教材,主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探究》,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参加学术会议并获论文一等奖、二等奖;获得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张振华,男,生于1981年3月,汉族,河北省保定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硕博阶段分别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来院参加工作,讲授本科生《体育史》《太极拳》及研究生《民族传统体育史》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史,获批省部级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0余篇。

郑松玲,女,蒙古族,1978年1月生,理学硕士,副教授。承担《体育统计》、《体育科研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等课程。曾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校级课题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体育统计学学术会议,并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协会二等奖2次、内蒙古体育教学训练年会一等奖2次。曾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八届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曾获2014及2017年度优秀班主任。


图文:学院教师     编辑:杨树波    初审:杨树波   复审:李凤新   终审:韩武  李凤新